不少网友都关注了批量召回、销量下滑、转型艰难,东风日产的神话正式成为过去和一些关于日系车公司召回的话题,但是都不是特别了解,那接下来听小编的讲解吧!
在看似平静的汽车行业,日产在日本投下一颗炸弹,召回Note、NoteAura、Kix、Serena、Leaf等5款车型,共计699万辆。生产日期是2016年的。今年8月至3月召回的车辆不覆盖日本以外的市场。
在汽车行业竞争达到个位数比价的关键时刻,日产的大规模召回让不少国内用户措手不及。公告称不包括日本以外的市场,但日产汽车在其他市场安全吗?当生产多年的汽车面临如此大规模的召回时,你能相信日产的质量吗?
由于多次召回,日产车型质量引发担忧,品牌形象持续下降。合资企业的消亡是否也迫使日产赶上了“末日巴士”?
很多日产用户对于近70万辆汽车的召回感到困惑,但从日产的角度来看,这次召回计划可以说是“人尽皆知”。仅2023年,日产就宣布了两项重大召回计划。
今年1月下旬,日产宣布召回超过52万辆汽车,原因是与怠速起停功能相关的交流发电机题,可能导致火灾。2月8日,东风日产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交召回计划,并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召回计划。2019年4月6日至7月21日生产的新蓝鸟、新骏达、新一代骐达、轩逸、新轩逸等共计689万辆因主缸缺陷被召回。
被中国人视为“性爱车”的日产轩逸也难逃召回计划。一向以“缺陷少”着称的日本车,却经常遭遇“质量题”。7月初,日产汽车被曝产品不符合标准。在一起涉及质量检查违规的丑闻中,不合格人员冒充工厂检查员,管理人员后来公开道歉。
随着日产汽车的质量担忧、质检人员不合格、召回频繁等负面新闻不断出现,品牌形象不断下滑。如果这些产品的质量有题,谁会为这些产品买单?
销量急剧下降。轩逸支撑的销量位居A级市场第一。如果产品过于简单,日产就很难恢复正常。
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意味着合资汽车在国内市场不再受欢迎,很多合资汽车的销量出现了明显下滑。据东风汽车产销报告显示,东风日产今年上半年销量为335,194辆,同比减少2,802辆。6月销量为69,513辆,较去年同期减少2,271辆。这不是一个随机现象。东风日产销量连年下滑。2018年至2021年,东风日产全年销量分别为1167万辆、11703万辆、1133万辆、11349万辆。到2022年,这一数字已降至不到100万。销量仅为902万辆,同比下降214%。纵观东风日产2023年上半年销量,降幅仍在扩大。
东风日产销量
东风日产销售约20款车型,但销售的主要车型仅有轩逸、天籁、逍客。轩逸堪称东风日产的“巾帼英雄”,轩逸销量占总销量一半以上。国内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议数据显示,轩逸2022年累计销量预计为42万辆,稳居家庭轿车市场第一。
随着国内消费的增加,“性价比”轩逸落后只是时间题。而且,目前国内SUV市场正在蓬勃发展。在A级车市场表现出色的东风日产是否会变得过于孤立?
拥有研发技术但没有“现实”价格的日产汽车失去了市场竞争力。重新创业是否只是生死攸关的题?
走下坡路的日产并不是没有想过拯救。日本汽车电池的发展时间和技术都快于国内自主品牌。他们坐拥尖端技术。为何日产仍在努力变革?
Arrow是东风日产基于云途纯电动打造的首款纯电动车型。东风日产表示,“我们在性能、设计、安全、智能、舒适、服务六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。”但2728万至3428万元的售价,可以直接将Aria赶出国内市场。乘用车协会数据显示,Aeria2023年前5个月总销量仅为1178辆,月均销量不足240辆。
Ariya销售信息
e-POWER是日产混合动力技术的代表车型,搭载e-POWER的车型并没有给日产带来下一个奇迹。
搭载e-POWER混合动力技术的轩逸,今年1-5月累计交强保车辆仅5,579辆,月销量突破1,000辆,去年5月推出的超级混合动力奇骏是第二代.e-POWER混合动力车电力系统、无法接电充电、20万韩元左右的价格等都被诟病。
虽然电力驱动在东风日产推动的“重启”计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但基于东风日产技术、品质和价格的“重启”计划未来的模式,将是东风日产的“死亡竞赛”吗?
总结
日产汽车的多次大规模召回,让用户对日产汽车的质量产生了质疑。每次召回似乎都与用户的出行安全直接相关,这不断损害着用户的信任和品牌形象。产品矩阵单一,在新能源领域缺乏竞争力。仅靠轩逸,日产还能在国内市场生存多久?
No Comment